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丁茄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紫茉莉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同气营两清。详该条。
附于耳孔附近的小毛。有防止异物进入外耳道的作用。
见海上方条。
【介绍】:见黄元御条。
广泛流传于民间的外治法。因常用于治疗痧症,又称扭痧、拧痧、提痧、挤痧。按不同病情在太阳、印堂、大椎或颈侧以及华佗夹脊等处,用两指腹或屈曲两手指关节挤拧至皮下出血。有发散解表,通经疏郁作用。适用于中暑、
病证名。见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·虚损证治》。又称遗精。详该条。
见《海南植物志》。为猪笼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书名。①清·倪枝维撰,许琏校订。1卷。书成于1728年。本书论产后诸病的证治,并以生化汤为主方,化裁为若干方。收刊于《园医书六种》中。②指《经效产宝》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