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出《医宗金鉴》卷七十四。即癗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外科理例》卷五。即生于环跳穴处的附骨疽。详附骨疽。
病症名。指肺有水饮而呻吟喘咳。《不居集》卷十五:“水咻咳者,水停肺而咻喘咳嗽也。”用芫花末和米粉糊成颗粒煮食。详水咳、咳嗽条。
【介绍】:唐代医生。撰有《南行方》3卷,已佚。
古刺法名。《黄帝内经太素·杂刺》:“在头疾头痛……阳刺,入一旁四。”指治疗头痛,用正中一针,四旁各刺一针的刺法。即《灵枢·官针》所述十二刺之扬刺。《素问·长刺节论》所载阴刺之法亦同此,谓“入一旁四处”
病名。出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十八。即髋关节脱臼。详胯骨出条。
形容小儿身体当长,但阴精尚未充盈的生理特点。阴未足则不足以充养阳气,故小儿既为稚阴之体,也是稚阳之体。参见稚阳稚阴条。
见《中国针灸学》。即手足小指穴之在足者。参手足小指穴条。
【介绍】:元代医生。永嘉(今浙江温州)人。世代为医,精通医术。擅长治疗传染病。
病证名。见《医略六书·泄泻》。又称酒泄。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