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棘针之别名,详该条。
反治法之一。使用寒凉药治疗寒证,或使用温热药以治热证,称为真反。例如风火暴盛痰涎上涌、咽喉痺塞的风火症,本不能用热药,但此时以开闭为急,借用南星、巴豆、法夏等温药温开化痰,称为真反。但痰涎缓解之后,仍
阳气重叠过甚,必然向对立的阴气方面转化。参重阴必阳条。
【介绍】:见王暐条。
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为蒟酱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二十。即摊缓。详该条。
①读作指(zhǐ)。五音之一,属火。心音徵,其音抑扬詠越,雄以明。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:“其音徵。”《灵枢·阴阳二十五人》:“火形之人,比于上徵,似于赤帝。”②音义同惩(chěng)。惩戒。《素问》有
见《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》。为马槟榔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地白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膀胱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