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八段锦导引法

八段锦导引法

气功功法。一般有内外两种,此指内八段锦。《遵生八笺》所载功法为:“闭目瞑心坐(安心盘跌而坐),据固静思神。叩齿三十六,两手抱崑(两手交叉在颈后数九息不令耳闻)。左右鸣天鼓,二十四度闻(将两手移向两耳从第二指压中指脑后左右各24次)。微摆撼天柱(手先握固头,继头左右摆动,肩亦随动,左右各24次),赤龙搅水津(赤龙是舌、用舌搅口齿和左右颊生津后准备咽下)。漱津三十六(把唾液漱三十六次),神水满口匀,一口分三咽(把口内唾液分三次咽下有声),龙行虎自奔(液是龙气是虎)。闭气搓手热(用鼻吸气,闭气少许,搓手到极热,将气慢慢出),背摩后精门(精门是腰后的外肾,用手摩后,收回握固)。尽此一口气(再闭气),想火烧脐轮(闭气想心火向下烧丹田觉热极)。左右辘轳转(低头摆两肩左右各36次。想火自丹田透双关入脑户,鼻引清气,闭少许),两脚放舒伸(两脚放直)。叉手双虚托(两手相叉掌心向上托空三次或九次),低头攀脚频(两手向前攀脚心十二次,收足再盘坐)。以候逆水上(待口中唾液生。如未生即急用舌搅如前),再漱再吞津。如此三度毕,神水九次吞(即再漱三十六次共作三次,咽九次)。咽下汨汨响,百脉自调匀。河车搬运讫(摆肩和身24次,转辘轳24次),发火遍烧身(想丹田火自下而上,烧遍全身。想时口鼻闭气少许)。邪魔不敢近,梦寐不能昏。寒暑不能入,灾病不能运。子后午前作,造化合乾坤。循环次第转,八卦是良因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人迎

    ①经穴名。代号ST9。出《灵枢·本输》。别名天五会、五会。属足阳明胃经。足阳明、少阳之会。位于颈部,喉结旁开1.5寸,胸锁乳突肌的前缘,当颈总动脉处。布有颈皮神经及面神经颈支,深层为动脉球,最深层为交

  • 清阳不升

    指水谷化生的轻清阳气不能正常濡养头部、肌表、四肢的病机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清阳出上窍”,“清阳发腠理”,“清阳实四肢”。清阳不升多因脾胃阳气不足,升清降浊的功能障碍所致。症见头晕、眼花、耳鸣、

  • 重颚

    病证名。出《千金要方》卷五。指小儿上颚肿起如痈,舌难伸缩,口开难合,不能吮乳,甚至阻塞喉部,不能啼哭等。多因口中不洁或胎中受热,热蓄于胃,熏发于口腔所致。可用三棱针将其刺破,拭去汁液或恶血;再用淡盐汤

  • 金钩散

    《萧山竹林寺妇科秘方考》方。熟地黄二钱,当归、白芍药、黄芩、续断、阿胶珠(一方作龟板胶)、地榆各一钱,白芷、川芎各八分。水煎,空腹服。治妇女经来过期不止。

  • 阴虚阳亢

    精血或津液亏虚,导致阴阳平衡失调,阳气失去制约而浮动;阳又能使阴液进一步亏损,互为因果。症见潮热、颧红、盗汗、五心烦热、咳血、消瘦或失眠、烦躁易怒,或遗精、性欲亢进,舌红而干,脉细数等。治疗原则宜育阴

  • 沙图穆苏

    【介绍】:元代医家。原名萨里弥实,蒙古族。精通医术,擅长内、妇科。惟幼科用药,或嫌峻利。撰有《瑞竹堂经验方》。

  • 封纪

    名词。出汉·马王堆医书《天下至道谈》。即玉门或曰阴户。详该条。

  • 盛则泻之

    针灸治疗法则。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邪气壅盛,正气未衰,属实证者,针刺时可用泻的手法治疗。详针刺补泻法条。此原则亦用于方药治疗。

  • 日中

    指午时。《灵枢·营卫生会》:“日中而阳陇为重阳。”参见十二时条。

  • 刘涓子鬼遗方

    外科专著。晋末·刘涓子撰,南齐·龚庆宣整理。约撰于五世纪,因托名“黄父鬼”所遗而得名。原书共10卷。宋代以后存有两种残本。其一为题《刘涓子鬼遗方》的5卷本,流传较广。其卷1论痈疽病因,各种痈疽的鉴别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