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科证治准绳
见证治准绳条。
见证治准绳条。
病名。见《圣济总录》卷十三。即肾消、消浊。详该条。
出清·刘士季《草木便方》。为笔筒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皮肤针之一。将毫针集簇成丛,外加捆扎,故名。参见皮肤针条。
【介绍】:见虞惊条。
病名,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九。即丹毒,见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女科经纶》卷一。指妇人月经来时,交合阴阳,伤于血络,而致经漏淋漓不止,俗名血沙淋。治宜调和血气,使脏腑和平,经血可止。参见经漏条。
病证名。指咳嗽由外感风邪引起者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二:“伤风咳嗽之症,憎寒,壮热,头痛,眼眶痛,自汗,恶风,鼻塞,涕流,痰结肺管,咳嗽不已。”《明医杂著》卷二:“春若伤风咳嗽,鼻流清涕,宜辛凉解散。”方如
中药炮制法之一,亦称焙。用微火加热,使药物干燥的方法。如菊花、金银花等放在烘房或烘柜内,使药物干燥而不焦黑。空气潮湿时,可用此法防潮。
病名。脱肛之别称。见《外科大成》卷二:“截肠者,脱肛症也。”详脱肛条。
古病名。出《颅囟经》卷上。又名锁肠疳。指小儿疟疾发作无时,口噤,咬牙作声的证候。历代名医录见名医传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