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症因脉治》卷三方。柴胡、黄芩、半夏、陈皮、甘草、竹茹。水煎服。治胆火乘脾,不得卧。
证名。见《傅青主女科》。清·王实颖《广嗣五种备要》:“胎前素弱,产后又亏,胃难纳谷,脾不健运。或因伤食而停滞,或因血虚而便闭,误进消耗等药,胃气益损,满闷益增,气不升降,滋热助积,郁积之久,遂成膨胀。
运气术语。五运主岁之中,水岁平气的名称。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:“愿闻平气何如而名?……水曰静顺。”喻平气之年水得平静柔顺。
【介绍】:明医家。初业举,后改习医。远宗仲景,近探薛己,考古证今,审察运气。汇成《治伤寒全书研悦》,以及《脉理原始》、《病机要旨》、《小儿形证研悦》等书。
见《广西中草药》。为梵天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史堪条。
《素问》篇名。本篇主要讨论真气与邪气的离合,说明在针刺时应掌握邪气初至真邪未合的时机,而及早治疗,故名。文中还介绍了针刺的宜忌和操作方法,强调刺法必须结合天、地、四时、五行、三部九候,全面审察。
见证治准绳条。
见《饮片新参》。即紫苏子,详该条。
书名。8卷。清·陈念祖等原撰,潘蔚增辑。本书选辑陈念祖《医学实在易》、黄元御《四圣心源》及《医宗金鉴》中的医论、医方而成。卷1四诊易知;卷2~8以表证、里证、寒证、热证、虚证、实证及幼科分类,记述各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