典药
唐代太医署一种官职的名称,只设1名。
唐代太医署一种官职的名称,只设1名。
见《广西药用植物名录》。为雾水葛之别名,详该条。
与阳相对的一类事物或性质。参见阳条。
解剖名。见广州中医学院主编《中医眼科学》。泛指今之脉络膜、视网膜。
指立春、春分、立夏、夏至、立秋、秋分、立冬、冬至八个节气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天有八纪。”
《医方考》卷三方。原名六味地黄丸加知母黄柏方。又名知柏八味丸、知柏地黄丸。山药、山茱萸各四两,牡丹皮、茯苓、泽泻、黄柏(盐水炒)、知母(盐水炒)各三两,熟地黄八两。为细末,炼蜜为丸,梧桐子大,每服百丸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二。疔生于眉部。证治同疔疮。
气,谓生气,在人体则指真气;立,谓确立、独立或健全。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:“内外调和,邪不能害,耳目聪明,气立如故。”《素问·五常政大论》:“根于外者,命曰气立。”王冰注:“根于外者,生源系地,故其所
见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五十。即月经不调。详该条。
十二经脉之一。出《灵枢·经水》。即足阳明胃经,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夏云集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