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风门条。
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福建人。好学不倦,以医术闻名,卒年八十三岁。著有《济世良方》,已佚。
①外感之寒邪。因寒邪袭表,阳气不得宣通透泄,出现恶寒、发热、无汗、头痛、身痛、脉浮紧等症。②指体表阳气不足,形寒怕冷的证候。《素问·调经论》:“阳虚则外寒。”
出《奇效良方》。指食指掌侧靠拇指一侧的脉纹。详小儿指纹条。
《马王堆汉墓帛书·五十二病方》方。白蔹、黄芪、芍药、肉桂、干姜、川椒、茱萸(应作吴茱萸)各等分。为末,每服一三指大撮,入一杯酒中,日服五、六次。治疽病。若骨疽,倍白蔹;肉疽,倍黄芪;肾疽,倍芍药。
见《广西本草选编》。为黄水芋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肾阳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即手心毒。见该条。
阴、阳两蹻脉之简称。《灵枢·脉度》:“蹻脉安起安止?”“蹻脉有阴阳……男子数其阳,女子数其阴,当数者为经,不当数者为络也。”意指蹻脉有阴蹻、阳蹻的区别,男子以阳蹻为经,阴蹻为络;女子以阴蹻为经,阳蹻为
见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。即野烟叶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