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内伤牙衄

内伤牙衄

病证名。指胃中实热或阴虚火炎所致的牙齿出血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二:“内伤牙衄之症,身无表邪牙龈出血,一涌而上,来血甚多,此阳明牙衄之症;若身无表邪,牙龈时或出血,来血不多,久而不愈,肌肉消瘦,此少阴经牙衄之症也。”因多进膏粱厚味,或饮酒过量,嗜食辛辣炙煿,使肠胃积热,血中伏火或肾阴不足,水中之火上炎所致。肠胃积热者,治宜清胃,用升麻清胃散加酒制大黄;若阳明血热者,用***地黄汤加酒浸黄芩;龙火上冲者,宜用知柏肝肾丸加减。参见衄血有关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紫霄花

    见《苏州本产药材》。即紫梢花,详该条。

  • 葛怀敏

    【介绍】:北宋人。曾为益州路提点刑狱、镇西军节度使等。集有《神效备急单方》1卷,已佚。

  • 清热透肌汤

    《张氏医通》卷十五方。玄参、石膏、牛蒡子、荆芥、防风、前胡、葛根、杏仁各等分,生甘草量减半。水煎服。治麻疹未透,热甚而咳。

  • 右旋藤

    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为忍冬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肺实证

    证名。指肺病因邪气盛实所出现的证候。多由外邪侵袭,或气壅痰聚等所致。《脉经》卷二:“肺实也,苦少气,胸中满彭彭,与肩相引。”又:“肺实,……病苦肺胀汗出若露,上气喘逆,咽中塞如欲呕状。”《圣济总录》卷

  • 段元亮

    【介绍】:唐代医生。撰有《五脏镜源》4卷、《病源手镜》1卷,均佚。

  • 尩痹冲剂

    研制方。见《新编中成药手册》。续断、补骨脂、制附子、熟地黄、淫羊藿、骨碎补、独活、桂枝、赤芍、白芍、牛膝、苍术、威灵仙、知母、防风、伸筋草、麻黄、松节、穿山甲(炙)、虎骨(炙)。冲剂,每服10~20克

  • 李含光

    【生卒】:682~769年【介绍】:唐代本草学家。广陵江都(今江苏扬州)人。博览群书,而以医名。撰有《本草音义》2卷。

  • 天灶丹

    病名。出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七。小儿丹毒之一,系手三阳经风热所致。丹发两臂或一臂。宜内服轻解散,外用柳灰散涂之。

  • 指腧穴。《灵枢·小针解》:“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者,络脉之渗灌诸节者也。”因穴位为经络气血会聚之处,故名。参见腧穴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