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内吹

内吹

病名。出《疮疡全书》。即妊娠乳肿。清·何荣《胎产金针》:“凡孕妇胎前两乳硬肿疼痛,寒热并发者,此名内吹。”参见妊娠乳肿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臭烟

    见《闽南民间草药》。为野烟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阴火疬

    病名。出《疬科全书》。多因先天亏损,寒痰凝结而成。颈部生核,大如卵形,质硬,或带小核数粒,生颈项一侧或两侧。宜固脾兼补肝肾,用加减六味地黄丸。

  • 刚痉

    病名。一作刚痓。症见发热无汗,恶寒,颈项强急,头摇口噤,手足挛急或抽搐,甚则角弓反张,脉弦紧等。《金匮要略·痓湿暍病脉证治》:“太阳病,发热无汗,反恶寒者,名曰刚痓(一作痉,余同)。”又:“太阳病,无

  • 瞳子髎

    经穴名,代号GB1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别名后曲、鱼尾,太阳、前关。属足少阳胆经。手太阳,手、足少阳之会。位于目外眦外侧0.5寸,眶骨外缘凹陷处。布有颧面神经,颧颞神经和面神经的颞支;并有颧眶动、静脉通

  • 钱乙

    【生卒】:约1032~1113【介绍】:北宋著名儿科学家。字仲阳。郓州(今山东东平)人。幼年是个孤儿,由姑母收养,成人后随姑父吕氏学医,由于刻苦钻研,重视临床实践,成为杰出的儿科医家。在山东一带颇享盛

  • 排风散

    《审视瑶函》卷四方。桔梗、天麻、防风各半两,五味子、全蝎、乌风蛇、细辛、赤芍药各一两。为细末,每服一钱半,食远米饮调下。治眼胞外翻,贴于外睑之上,如舌舐唇之状。

  • 何书田

    【介绍】:见何其伟条。

  • 太阴之阴

    出《素问·皮部论》。太阴经之阴络。名关蛰。详该条。

  • 足下廉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圣济总录》。即下巨虚,见该条。

  • 热深厥深

    热厥证的一种征象。指邪热越深入,四肢厥冷的症状越深,皆因阳气被遏,邪气内闭所致。属真热假寒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