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指乳蛾之因于风寒而发者。多由肺胃感受风寒,郁遏阳气,以致发为乳蛾。症见喉核肿大如李,头项不能俯,气塞不通,寸关脉浮紧(《病源辞典》)。治宜温散寒邪。可选用荆防败毒散加减。或刺两手少商、少冲等穴。
人体部位名。指贲门部位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肺手太阴之脉;……还循胃口。”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韭根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《金匮要略》方。又名瓜蒂汤。瓜蒂十四个。为粗末,水煎去渣服。治夏月伤冷水,水行皮中而致的太阳中暍,身热疼重,脉弱者。
隋、唐时期医官职称。其职位仅在太医署令之下,协助太医署令掌管太医署工作,共2人,官阶从八品下。
经外奇穴名。出《陈修园医书七十二种·刺疔捷法》。位于承浆穴下方,下颌骨正中向前突起之高点处。主治头面疔疮,牙痛等。斜刺0.3~0.5寸。
【介绍】:见李守钦条。
人体部位名。指髌骨。因位处膝部,故名。俗称膝盖骨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胃足阳明之脉……下膝髌中。”
卒,突然:厥,昏厥。指突然昏倒,不省人事的病证,多由气血逆乱,阴阳严重失调所致。《金匮要略·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》:“寸脉沉大而滑,沉则为实,滑则为气,实气相搏,血气入脏即死,入腑即愈,此为卒厥。”
指生机潜伏闭藏。《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:“冬三月,此谓闭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