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内蒙古中草药》。为糙苏之别名,详该条。
霉,灰黑色。酱,黄赤色。舌生黄赤兼黑苔,似沉香色,属里实热证。可因内蕴湿热、夹有宿食,或瘀血气滞,或湿热夹痰所致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红马蹄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外科活人定本》卷二。即瘰疬。详该条。
经脉名称之一。包括足阳明胃经和手阳明大肠经。与太阳经互为表里。《素问·阴阳离合论》:“太阴之前,名曰阳明。”本经多血多气,阳气最盛,是在太阳和少阳两经阳气基础上的发展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两阳合明
【介绍】:金代医家。字仲明。金·兴定(1217~1221)中,镇阳人。受名医张子和学,参与整理《儒门事亲》,并为之作补遗名《伤寒心镜》一卷,又名《张子和心镜别集》,首论河间双解散及子和增减之法。
见静光禅师考定《女科秘要》卷三。即经行先后无定期,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》。为半夏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严长明条。
【介绍】:清代藏医家。系藏医北方学派医家。著有《论述医典释解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