针灸体位名。见坐位条。
见《圣济总录》卷六十五。详久咳条。
①见《江苏省植物药材志》。为寻骨风之别名。②见《云南中草药选》。为通光散之别名,各详该条。
证名。见《寓意草·面议倪庆云危症再生治验》。《张氏医通》卷四:“黑水为胃底之水,此水且出,则胃中之津久已不存。”
【介绍】:见王学权条。
病名。《重楼玉钥》卷上:“此症生在帝中下一边肿者是,或生左,或生右,……。”即松子风之生于单侧者。详双松子风条。
同心气盛。详该条。或以阳热程度较重者称心阳盛,可见烦躁发狂等症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窝儿七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痘疮的病因。《痘疹方论》:痘疮“凡身壮热,大便坚实,或口舌生疮,咽喉肿痛,皆疮毒未尽,用四味射干鼠粘子汤。”
劳复证之一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热病劳复候》。参见劳复、温病劳复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