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为无根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苍耳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《喉科指掌》卷五:“此症因脾肺受寒,其色不红,若用寒冻之剂,七日之内必成脓。”系指患喉痈之色淡白者。身发寒热,六脉俱紧。治宜温散寒邪。方可选用荆防败毒散加减。或针刺少商、商阳两手四穴出血。
指口内有辛辣味的感觉。《医学入门·口舌唇》:“肺热口辛。甘桔汤、泻白散。”《张氏医通》卷八:“口辛,肺气上溢也。生脉散加桑皮、地骨皮、黄芩。”
病证名。出《肘后备急方》。地方性疟疾之一。多因感受山岚疠毒之气,湿热郁蒸所致。《诸病源候论·疟病诸候》:“此病生于岭南,带山瘴之气,其状发寒热,休作有时,皆有山溪源岭瘴湿毒气故也。其病重于伤暑之疟。”
见《南宁市药物志》。为独脚柑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老鸦糊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浙江中药手册》。为莎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谢文祥《救产全书》。即胞衣。详该条。
出《尔雅》。为壁虎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