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厥深热深

厥深热深

证名。亦作热深厥深。指热厥证热邪越深伏,手足越厥冷。由于热伏于里,不能向外透达所致。《伤寒论·辨厥阴病脉证并治》:“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,必发热。前热者,后必厥。厥深者,热亦深;厥微者,热亦微。厥应下之,而反发汗者,必口伤烂赤。”《注解伤寒论》卷六:“前厥后发热者,寒极生热也;前热后厥者,阳气内陷也。厥深热深,厥微热微,随阳气陷之深浅也。”宜用清下二法。参见热厥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苏敬

    【生卒】:七世纪【介绍】:唐代医家。曾任右监门府长史等官职。公元657年,奉命与李世勣、孔志约等二十多人共同编撰《新修本草》。公元659年书成,由政府颁行天下。被誉为世界上第一部药典。又与徐恩恭、唐临

  • 红脉

    指月经。宋·齐仲甫《女科百问》十三问:“经脉来时,俗称为红脉。”

  • 意气功

    气功的一个流派,传岳飞得自汤阴大佛寺慈慧禅师。近代介绍,该功法始于王贤宾(1931年)所著《意气功详解》。设想将周身之气聚成球于心上,然后周游全身,复回心。全功用十分钟。据云有良好的防治疾病的作用。

  • 牛肉积

    病证名。指因多食牛肉停滞不化者。《医钞类编》卷九:“牛肉积,捣马鞭草汁或生姜汁饮之。”参见肉积条。

  • 陈寿田

    【介绍】:见陈惠畴条。

  • 李庆嗣

    【生卒】:十二世纪【介绍】:金代医家。洛州(今河南永年、肥乡一带)人。因科举不中,弃而学医。1149~1152年(天德间)大疫,广平(今河北省属)贫苦群众往往全家染病,李氏救治无数。著有《伤寒纂类》、

  • 产后恶血冲心

    病证名。见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八十,即产后恶血入心。详该条。

  • 中商

    三商之一,见该条。

  • 面色萎黄

    指面现枯萎晦黄的病色。多由脾胃虚弱,气血不能上荣所致。《中藏经·脾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》:“脾病则面色萎黄。”可见于多种慢性消耗性病及贫血、失血、营养不良等疾患。

  • 内伤衄血

    病证名。统指无外伤、外感所致的鼻衄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二:“内伤衄血之症,身无表邪,目睛或黄,五心烦热,鼻孔出血。”常由肺热上壅、胃热熏蒸、肝火上炎、阴虚火浮等因所致。因肺热者,伴见口干鼻燥,或见咳呛。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