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外台秘要》卷十三方。芍药、桂心各八分,吴茱萸一合,朱砂、川芎、炮乌头、干姜各四分,川椒一两,栀子仁五分,炒巴豆四十枚(胡洽方有芫花四分、野葛皮二分)。为末,炼蜜为丸,大豆大,每服三丸,日三次。治诸尸
病名。鬲,通膈。即膈消,详该条。
《疡医大全》卷三十九引雷真君方。当归三两,大黄、白矾各一两,生甘草五钱。水煎服。用于解救***毒。
【介绍】:见五邪条。
见《中药大辞典》。为白豆蔻壳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书名。10卷。本书为孙允贤《医方大成》的增补本改名者。参见医方大成条。
五陷之一。指痘出稠密,其色如灰,根脚无红晕而顶陷者,为气血大虚所致。治法详白陷条。
洗濯。《史记·扁鹊仓公列传》:“湔浣胃肠。”
病名。痟通“消”。见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六。即消渴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蛲虫结聚于肠胃而形成的瘕病。《史记·扁鹊仓公列传》:“蛲瘕为病,腹大上,肤黄粗,循之戚戚然。”参见瘕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