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发臂毒

猜你喜欢

  • 嫩双钩

    见上海中医学院《中草药学》。为钩藤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祝味菊

    【介绍】:民国时期医家。四川人。曾在上海国医学院任教,主张吸收西医之长处以改进中医,著有《伤寒质难》。

  • 缓风

    脚气的古称。《济生方·脚气》:“黄帝时名为厥,两汉之间名曰缓风,宋齐之后谓之脚气,其名虽不同,其实一也。”详脚气条。

  • 秋应中衡

    脉应四时之象。出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》。秋季阳气收敛,脉象应轻平而浮,像秤杆的平衡一样。

  • 痧气

    病名。即痧证。又称痧胀、痧秽。《通俗伤寒论·伤寒兼痧》:“日间触闻臭秽,夜间露宿贪凉,其大要也,夏秋最多。缓则寒湿凝滞于脉络,或湿热郁遏于经隧;急则鼻闻臭毒而阻逆上气,或内因食积而壅塞中气,皆能气胀成

  • 十指疔

    病名。出《治疔大全》。因中指生疔,连及旁指而得名。证治见指疔条。

  • 脑蒸

    二十三蒸之一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骨蒸候》。详二十三蒸条。

  • 精时自下

    证名。出《灵枢·本神》。即指滑精。详该条。

  • 退热饮子

    《银海精微》卷下方。防风、黄芩、桔梗、茺蔚子各三两,大黄、玄参、细辛、五味子各一两。为粗末,每服五钱,水煎,食后服。治膜入水轮,日久失治伤瞳神者。

  • 扭伤

    病名。多因旋转外力超越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所致。常见于肩、腕、膝、踝等关节处。伤后局部肿胀、疼痛、活动受限、皮色紫青,但无骨折及关节脱位。治宜活血化瘀、舒筋通络。内服壮筋养血汤或复元活血汤;外敷栀乳散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