听河
见听呵条。
见听呵条。
见《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》。为牛含水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五十。即蛔虫。详蛔虫病条。
病名。即牙痈。详该条。
出《新修本草》。为蛇含石之别名,详该条。
书名。1卷。清·曹心怡撰。刊于1890年。本书论述喉痧(即猩红热)一病的源流、病因、病证、脉象、治法、禁忌等,并附若干治疗方剂。有独到之处,现有《中国医学大成》(附增眉注)本。
由失血、贫血或肝血不足而内生的风证。参虚风内动条。
①口的别称。《礼记·月令》:“修键闭,”郑玄注谓:“键,牡也;闭,牝也。”孔颖达再注“牝”字是:“凡锁器,……受者谓之牝。”因为口是“受者”,故称牝户。或谓《大戴礼记·易本命》有“丘陵为牡,溪谷为牝。
病名。又名千岁疮。为瘰疬生于遍身者。《医宗金鉴》卷六十四:“生于遍身,漫肿而软,囊内含硬核者,名流注疬。”详瘰疬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六。即赤炎疮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医宗金鉴》卷六十三。即眉心疔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