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中药志》。为冰片药材之一种,详该条。
见《现代实用中药》。即芦茎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喘,指喘嗽;胀,指腹部及肌肤肿胀。喘与胀在病理机制上常互为因果,其关键在于肺、脾机能的异常。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:“凡喘嗽之证,若小便不利,则必生胀,胀则必生喘。要分标本先后,先喘而后胀者主于肺
指心中空虚,容易恐惧的一种证候。多因心血或心气不足,胆气怯弱所致。与精神因素也有一定关系。可见于某些虚弱证、贫血、神经官能症等。治宜养心安神或温胆安神。
证名。《济生方》卷四:“健忘者,常常喜忘是也。”即健忘。详该条。
见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集八。即紫金丸第二方,见紫金丸条。
见《岭南草药志》。为狗肝莱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海南植物志》。为猪笼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灵枢·经脉》。即兑骨。见该条。
指汗多如灌水之状。《素问·脉要精微论》:“肺脉……其耎而散者,当病灌汗。”《类经》卷六:“汗出如水,故云灌汗。”《脉经》“灌汗”作“漏汗”。参见漏汗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