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四脉

猜你喜欢

  • 三物白散

    即白散,见该条。

  • 水陆三仙膏

    《医方经验汇编》方。鲜荷叶2~3张(捣烂),鲜菊叶1握(捣),赤豆(研细面)30克。蜜和调涂局部。治重证大头瘟,头面焮肿,破流秽水,状如烂瓜。

  • 十二脏相使论

    见隋·全元起《内经训解》。即《灵兰秘典论》。详该条。

  • 竖弦

    出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七。疝之俗称。详疝条。

  • 猴耳草

    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寻骨风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鼻茎

    即鼻柱。详该条。

  • 倒靥

    病证名。痘疮不能结痂,谓之倒靥。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:“痘疮遍身溃烂,不结痂者,倒靥也。”清·翟良《痘科类编释意》:“倒靥之证,痘疮初见一、二日细小,四、五日渐大顶平,至六、七日即脚渐润,顶愈平陷,其色

  • 正经

    ①指本经。《难经·四十九难》:“有正经自病,有五邪所伤。”②与奇经相对,即十二经脉。《针经指南·标幽赋》:“正经十二。”

  • 精微

    精华微细的营养物质。饮食水谷经消化吸收后,化为精微,荣养全身。《灵枢·五味》:“谷始入于胃,其精微者,先出于胃之两焦,以溉五脏。”马莳注:“此言谷化精微之气者,为营气卫气。……胃纳谷气,脾乃化之,其精

  • 雀啄脉

    七怪脉之一。脉象急数,节律不调,止而复作,如雀啄食之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