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即下颌关节脱臼。出《伤科补要》卷二。详颊车蹉条。
病名。见《疡医大全》卷二十七。又名指风毒。为足大趾节红肿剧痛的一种疡证。因邪毒外发或局部染毒所致。症见患趾如汤泼火烧,痛不可忍,甚则憎寒壮热,四肢酸痛,其后胬肉突出,痛如刀割。宜用人龙散或用蜈蚣散外搽
自汗证之一。《证治汇补·汗病章》:“肾虚自汗,潮热咳嗽。”《医略六书杂病证治》卷二十:“肾虚自汗,夜热骨蒸。”治宜滋肾以固封藏,可用都气丸、五味子汤等方。参见自汗条。
又称内实。①指外邪化热入里,结于胃肠,出现壮热、烦渴、腹痛、便秘等腑实证候。②泛指人体内部气血郁结、停痰、食滞、虫积等。
见《本草从新》。为黄连药材之一种,详黄连条。
见《山东中药》。为蝼蛄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三十七。即代指。见该条。
出《小儿药证直诀》。手足三阳经脉,都会于头,如禀赋不足,阳虚不固,其汗上至头,下至项大出不止,为亡阳的征候。治宜回阳敛汗,用大剂固真汤、参附汤、芪附汤及回阳救急汤之类。
见《江西草药》。为黄花远志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指头晕目眩,突然跌仆之症。见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卷一。多因痰涎壅塞所致。症见头眩目花,突然跌倒,心神迷闷,牙关紧急,目睛上视等。治宜豁痰逐络为主。可用碧霞丹、辰砂天麻圆等方。参见急中风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