吻的异体字。见吻条。
见《张氏医通》卷十四。即***汤第一方,见***汤条。
书名。原名《重编张仲景伤寒论证治发明溯源集》。10卷,22篇。清·钱潢撰于1707年。钱氏鉴于世传的《伤寒论》刊本、注本的条文,前后舛错,六经混乱。遂重予编订,详加诠释,各经皆列纲领,每方均有方论。析
出《新修本草》。为栗毛球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属中风症状之一。《类证治裁》卷一:“唇缓舌强者,解语汤。”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碧桃干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多由痘疮毒火郁积不散,致邪毒上攻于喉所致。症见咽喉干涩疼痛,甚则肿胀溃烂,汤水难入,呼吸不利(《病源辞典》)。治宜解毒消肿,清热利咽。方可选用粘子解毒汤。银翘散等加减。
针具名。九针之一。亦称三棱针。《灵枢·九针论》:“锋针,取法于絮针。筩其身,锋其末,长一寸六分,主痈热出血。”又《灵枢·九针十二原》:“锋针者,刃三隅,以发痼疾。”是一种体呈圆柱,针尖锋利,三面有刃的
【介绍】:见吕应钟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著《小儿药证》一卷,已佚。现有从《医方类聚》的辑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