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即乳发之南方俗称。见该条。
病名。见清·周纪常《女科辑要》。指妊娠期乳自出。即乳泣。详该条。
见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五十一。即血崩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四。即黄瓜痈。见该条。
耳骨之一。解剖学同名骨。左右耳各一,在鼓室内腔上部,其形似镫,故名。
【介绍】:见赵术堂条。
黑瓣苔,瓣底红。为脏腑热甚,消灼津血。症见口开目闭、烦躁沾语、狂妄便闭等,急用大承气汤下之,并用清热凉血之法治之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如豆腐渣堆铺舌面,颗粒大,松而厚,容易刮脱,表示内聚浊邪,由于胃中阳气有余,蒸发骨中浊腐之气上升而成,多属热证。
见中国医学入门丛书条。
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八十三方。白藓皮、防风、***、黄芩、知母、沙参、人参各五钱,炙甘草一两。为细末,每服一钱,水煎服。治小儿心肺风热壅滞,胸膈不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