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出《外科正宗》卷二。又名红丝瘤。多因母体蕴热更兼血瘀结滞而成。初生婴儿头部、胸乳间生局限性肿块,色紫微硬,漫肿略疼,或大或小。治宜用针刺破瘤体,后服五福化毒丹,外贴黄连膏。即血管瘤。
儿科学丛书。肖绍渠编,刊于1913年。为《幼幼集成》、《达生编》、《遂生编》、《福幼编》及《引痘新法》五书的合刻本。
【介绍】:见刘防条。
指妊娠期间发生与妊娠有关的疾病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。亦名胎前病。
见鬼眼条。
书名。2卷。清·杨璿撰,黄惺溪纂。刊于1841年。本书系黄氏将杨璿《寒温条辨》一书予以提要撮精编纂而成。书中辨析伤寒、温病、温疫之异,并扼要地介绍温热病多种病证,卷末有临床较常用的温病十五方及可供参考
出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。阳气偏胜,则可产生热性的病变。
见《幼幼集成》卷二方。即沆瀣丹,见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石门。见该条。
推拿穴位名。见天庭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