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药材资料汇编》。为黑大豆皮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儿科面部望诊的部位。见《丹台玉案·小儿科》。眉心离宫主心火;颞部,右坤宫主命门,左巽宫主小肠;耳门前,右兑宫主肺金,左震宫主肝木;口角旁,右乾宫主大肠,左艮宫主肾水;颏坎宫主肾水。中央戊巳土,疎黄无辛
见《类证治裁》卷七。即归芍异功汤作散剂。治证同。见归芍异功汤条。
见伤寒论直解条。
病名。见《幼幼集成》。系指口角生疮,多见于小儿。即口吻疮。详该条。
属生理者,在熟睡后即发出呼吸粗鸣声。即息鼾。详该条。属病理者,多见于慢性肥厚性鼻病,或痰阻心包、神识昏迷的病人,其鼾声如雷。喉病出现鼾声,多见于紧喉风(如软腭麻痹)、喉瘤(血管瘤或增殖腺肥大)等。
病名。见《世医得效方》卷二。沙通痧。详痧条。
【介绍】:见郑麟条。
促脉的简称。《伤寒论·辨脉法》:“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,名曰促。”详促脉条。
见《江西草药》。为合萌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