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为海桐皮之别名,详该条。
类中风病证之一。因忧思过度,气机郁结而引起的类中风证。
病证名。见《景岳全书·妇人规》。指妇人患淋症同时夹有带下。多因房劳过度,心火妄动,脾肾俱虚,湿热下注所致。症见排尿刺痛不利,尿色多黄,淋沥不宣,小腹或胀,腰痛,并见带下量多,连绵不断等。治宜清热利湿为
口唇反卷、口张气直、口如鱼口、颤摇不定、口不复闭等,均属危重证候。
【介绍】:北宋人。又名自清。本为禁军,当过道士,后改学医,善治麻风病。
见营卫不和条。
见广州部队卫生部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。为龙船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结胸证之一。即指《伤寒论》中之大陷胸汤(丸)证。《类证活人书》卷十:“大结胸,不按而痛,胸连脐腹坚硬为大结胸,大陷胸丸主之。”参见结胸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婴童百问》。感受暑热之毒而致的痢疾。夏暑之时,饮食不洁,生冷不禁,暑热之毒犯及胃肠,而成下痢。其症发热烦渴,腹痛,里急后重,痢下频作。治宜清暑解毒。如白头翁汤加人苋,或香连丸、黄连香薷饮,
骨名。又名牙钓、下腭骨。即下颌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