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田基黄
见《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》。为地耳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》。为地耳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覆岩本草》。为忍冬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药志》。为知母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六十三。即恶疮。见该条。
即二仙汤,见该条。
十五络脉之一。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即足太阳络脉,见该条。
指阳主化气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阳化气,阴成形。”张景岳注:“阳动而散,故化气。”
即牙出血。齿衄之俗称。详齿衄条。
药物配伍的七情之一。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指单用一味药,以起应有的效能。如甘草汤、独参汤等。
古代下胎毒法之一。取黄连捣碎,用水浸泡出汁,时时滴儿口中,婴儿初生,体内蕴有胎热,或值夏季气候炎热之时宜用之。有清热解毒的作用。
见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。为赤胫散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