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出《小儿药证直诀》。系因风热蕴积,入里结实而致。证见口中气热,大便闭,小便赤,饮水不止,苔黄燥。宜大黄丸清泻里热。
指牙齿受牙龈裹护的部分。《奇效良方》卷六十二:“外板则为牙,内床则为齿。”
病名。见《类证治裁·喘症论治》。指因郁怒伤肝所致的气喘。宜用四七汤等方理气降逆。参气喘条②。
经脉名称之一。包括足阳明胃经和手阳明大肠经。与太阳经互为表里。《素问·阴阳离合论》:“太阴之前,名曰阳明。”本经多血多气,阳气最盛,是在太阳和少阳两经阳气基础上的发展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两阳合明
见《广州植物志》。为庵摩勒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材生产技术》。为鹿肾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金蟾散第一方,见金蟾散条。
推拿穴位名。见《幼科推拿秘书》。即大肠经。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生平不详。撰有《医鉴》1卷,已佚。
孕育在母体内初期发育的幼体。详胎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