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参见徐锦条。
医书。名9卷。清·张志聪集注。参见黄帝内经素问集注条。
【介绍】:唐代医生。著有《群方秘要》三卷。
《焦氏喉科枕秘》卷二方。茯苓、苏梗、甘草、栀子、陈皮、桔梗、贝母、香附、天花粉、枳壳、半夏。加生姜一片,水煎服。治风热喉丹,形如赤珠,或紫或白,犯之即痛,日久则嗌气。如火盛咽痛色紫,去半夏、生姜,加黄
证名。①淋病主症之一。《诸病源候论·诸淋候》:“肾虚则小便数,膀胱热则水下涩,数而且涩,则淋沥不宣,故谓之为淋。”《赤水玄珠》卷十五:“淋淋沥沥,点滴而出,或涩而疼,一日数十次或百次,俗名淋病者是也。
古病名。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不寐多寐源流》。即魇。详该条。
宛转俯伏。《灵枢·刺节真邪》:“大风在身,血脉偏虚,虚者不足,实者有余,轻重不得,倾则宛伏。”
见《中药志》。为白芥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同心气盛。详该条。或以阳热程度较重者称心阳盛,可见烦躁发狂等症。
即虚阳上浮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