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证名。指呕吐因寒饮、热痰留滞所致者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二:“痰饮呕吐之症,呕而肠鸣,漉漉有声,眼黑眩晕,时时恶心。”多因脾虚不运,停痰留饮,积于中脘,得热则上炎,遇寒则凝塞而致。寒饮所致者,舌苔薄腻,脉
病名。出《治疗大全》。即紫燕疔。见该条。
见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。为眼子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①经穴名。代号HT7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《难经·六十六难》名兑骨。别名兑冲、中都、锐中。属手少阴心经。输(土)、原穴。位于掌后腕横纹尺侧端,当尺侧腕屈肌腱之桡侧缘凹陷中。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,尺侧为尺神
小儿推拿方法名。《推拿指南》:“推食指法,此法能和气血,能发汗,用右大指外侧在虎口三关上,向上下推之,男左女右。”
即白敬宇眼药,见该条。
指热病邪热未尽,或因食、因劳而复发。《素问·热论》:“诸遗者,热甚而强食之,故有所遗也。”《伤寒全生集·劳复》:“病新瘥后,血气未平复,余热未尽。……若劳动再发,为劳复。血气尚虚,但当安卧守静以养血气
书名。又名《内外伤辨》。3卷。金·李杲撰。刊于1247年。主要论述由于饮食劳倦所致疾病。卷上有辨阴证阳证、辨脉等13篇有关辨证的论述;卷中、卷下结合具体方药论述了以饮食劳倦为主的一些内科疾病的证治。解
亦称养肝。治疗肝阴虚,肝血不足的方法。症见视力减退,两眼干涩,夜盲,头晕耳鸣,或睡眠不熟,多梦,口干津少,脉弦细等。常用药物加当归、白芍、地黄、首乌、枸杞子、女贞子、旱莲草、桑椹子等。《类证治裁》:“
病名。《外科大成》卷二:“状如莲花,层层叠起,有细孔,痒痛出脓水。”即肛漏日久,外口肉芽增生,时出脓水而自觉痒痛者。宜如圣散外敷,内服槐角地榆丸;或手术治疗。参见漏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