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浙南本草新编》。为鹧鸪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云南中草药选》。为通光散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三。即发颐。见该条。
见《江苏省植物药材志》。为泽漆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①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三指产后患痢。多因产后虚损,下地过早,伤于风冷,风冷乘虚入于大肠,肠虚则泻所致。②施雯《盘珠集胎产证治》指产后恶露不行,败血渗入大肠,积滞而成泄痢者。详产后下利条。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费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书名。4卷。清·陶承熹、王承勋辑。刊于1759年。本书为临床各科的有效成方与民间单方汇编而成。卷1~2为通治、补虚、种子、伤寒等内科杂病,五官科病证验方;卷3为痈疽疔疮等外科验方;卷4为妇科、儿科验方
阳明与少阳两经合病,除出现阳明病的身热,不恶寒,反恶热,自汗,腹满,便秘;又有少阳病的口苦、咽干、目眩等外,必见下利。《伤寒论·辨阳明病脉证并治》:“阳明少阳合病,必下利。”
见《中国动物药》。为蚂蚁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大全》卷二十二。泛指肩部之痈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