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见《丹溪心法》。即虫白蜡。②出《名医别录》。为蜂蜡之一种。各详该条。
见三字经合编六种条。
指通下乳汁,适用于产后乳汁不通或缺乳者。详见催乳条。
出《广雅》。为荸荠之别名,详该条。
又称十五络脉、十五别络。十二经脉各有一支别络,加上任脉络、督脉络和脾之大络,共为十五络。有网络全身,沟通表里内外的作用;在辨证及治疗上亦有一定意义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凡此十五络者,实则必见,虚则必下。
辨证方法之一。出《千金翼方》卷二十三。历代外科医著,论述疮疡辨脓,可概括为三个方面:①辨疮肿内有脓无脓:凡疮疡患者,脉紧数或迟,患部微红坚硬,按之痛不甚,不引手,为脓未成;脉数,患部发热,按之疼痛引手
【介绍】:宋代医生。生平不详。著有《活幼悟神集》20卷,佚。
病名。出《千金要方》卷二十四。指因忧思气结,情志不遂而致的瘿病。参见劳瘿条。
病证名。又名猴疳。新生儿臀部发红,重者蔓延全身,甚则皮肤发红,随即大片皮肤脱落。《保婴易知录》:“猴疳者,状如圆癣色红,从臀而起,渐及遍身,四周皮脱,中露赤肉,若猴之状,乃胎中毒邪,蓄于肾脏所发。”内
简称《金匮要略》。3卷。东汉·张机撰。约成书于三世纪初。作者原撰《伤寒杂病论》16卷,魏晋时经王叔和整理后,其古传本之一名《金匮玉函要略方》3卷。1065年北宋校正医书局根据当时所存的蠹简文字重予整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