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凫骨。详该条。
①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乳香之别名。②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檀香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痰证之一。因阴虚火旺所致。《不居集》卷十七:“阴火痰:面有红光者,乃阴火上炎,又当用滋阴药。”方用地黄汤加麦冬、五味子等。参痰证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。即风门。见该条。
见隋·全元起《内经训解》。即《灵兰秘典论》。详该条。
方书。4卷。清·郎廷模辑于1694年。此书系增补明·王化贞所编《普门医品》而成。按功用、部位、病证分为延寿、种子、调经、育婴、痘症、头面、咽喉、心腹、手足、中风、伤寒等22门,分类汇集验方。自序称所辑
出《灵枢·邪客》。指心脏伤损的疾患。《脉经》卷六:“愁忧思虑则伤心,心伤则苦惊,喜忘,善怒。”《金匮要略·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》:“心伤者,其人劳倦,即头面赤而下重,心中痛而自烦发热,当脐跳,其脉弦
见《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》。为凤尾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医宗金鉴》卷六十八。即虎口疔。见该条。
见《江苏省植物药材志》。为积雪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