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草药手册》。为玉簪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指皮肤枯涩失去润泽。为精血枯涸的一种表现。《素问·阴阳别论》:“三阳为病,发寒热,下为痈肿及为痿厥踹。其传为索泽,其传为颓疝。”
见《江苏药材志》。为白果叶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苏州本产药材》。为地骷髅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外台秘要》。即攒竹,见该条。
书名。见《隋书·经籍志》。不著撰人。1卷。已佚。
病名。见《叶天士女科诊治秘方》。即子宫脱垂。详该条。
喑,为瘖的异体字。即失音。详该条。
证名,见《审视瑶函》。指初生儿双眼红肿,眵多稠粘,目闭不开的证候。详目闭不开条。
病证名。指瘀血内结所致的胃脘痛。见《东医宝鉴·外形篇》卷三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一:“遇夜痛甚,逢冷即痛,按之有形,或饮食入胃,从半边而下,此淤血痛也。”《医学三字经》卷一:“瘀血作痛,痛如刀割,或有积块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