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截痧丹

猜你喜欢

  • 耳后疽

    病名。生于耳后摺缝间之疽。①见《外科大成》卷三。又名参发颐。多因三焦风毒,兼胆经火邪上炎而成,初起如粟,渐增肿痛,小者如杏,大者如桃。若红肿有头,发热易溃,脓稠者为顺;若黑陷坚硬,抽痛引脑、颊及肩,不

  • 旋覆半夏汤

    《济生方》卷七方。旋覆花、川芎、细辛、人参、炙甘草各五钱,当归、半夏、赤茯苓、干姜、陈皮各一两。为粗末,每服四钱,加生姜五片,水煎,不拘时服。治妊娠恶阻,心下愤闷,吐逆不食,恶闻食气,头晕,四肢骨节烦

  • 甘瓜子

    出《名医别录》。即甜瓜子,详该条。

  • 桂枝新加汤

    即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,见该条。

  • 廉泉

    ①经穴名。代号RN23。出《灵枢·刺节真邪》。别名本池、舌本。属任脉。阴维、任脉之会。位于结喉上方,当舌骨上缘凹陷处。(《千金要方》)。另说“在颔下,结喉上,舌本下。”(《针灸甲乙经》)。“颈下结喉上

  • 倪涵初治痢第二方

    《杂病源流犀烛·六淫门》卷十五引倪涵初方。又名加减第二方。黄连(酒炒六分,生用四分)、黄芩(酒炒六分,生用四分)、白芍药(酒炒六分,生用四分)、山楂各一钱,桃仁六分,当归、甘草(炙三分,生用二分)各五

  • 北极

    北方之极,与南极相对。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:“云朝北极。”

  • 粪球虫

    见《中药志》。为蜣螂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褚谈

    【介绍】:南北朝时期北周医生。字孝通。河南阳翟(今河南禹县)人。

  • 目夕昏

    病证名。即目常日夕昏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