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折针

折针

又称断针。指针刺时针体发生折断的现象。《针灸聚英》:“折针,本草云,医工针人而针折在肉中不出。”多由针身伤蚀,操作粗猛,体位变动或外力碰撞所致。针折后,患者应保持原体位,如断端尚在体外,可即拔出;如断端与皮面相平或稍低,可在其附近按压,当断端外露时,再予钳除;若断端埋入较深,简易方法不能取出时,如在重要脏器附近或妨碍肢体活动而有明显不适者,则需手术取出,否则可暂缓取出,但应严密观察,必要时再据情处理。现代针具已大为改进,如能事先予以检查,并注意操作,折针是可以避免的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广石莲子

    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苦石莲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长谿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天枢。见该条。

  • 吴懋先

    【介绍】:见吴嗣昌条。

  • 九信菜

    见《生草药性备要》。为了哥王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半夏秫米汤

    见《兰台轨范》卷七。即半夏汤第一方,见半夏汤条。

  • 黄梅花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蜡梅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陈毓仁

    【介绍】:见陈实功条。

  • 六谷米

    见《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》。为薏苡仁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气机不利

    泛指脏腑功能活动失调。通常用以说明脏腑气化过程中,升清降浊机能紊乱,因而产生呃逆、胸脘痞闷、腹胀、腹痛、二便失调等症。

  • 美草

    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甘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