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病邪从里透达于肌表。主要表现为先有内热烦躁、咳逆胸闷等里证,继而发热汗出,皮肤痧疹逐渐透露,烦躁减轻,显示病邪由里出表的趋势,多属病情好转的征象。
出《新修本草》。为槐耳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感觉性循经病理反应条。
自我推拿方法名。见《理瀹骈文》。即灌溉中岳法。见该条。
《萧山竹林寺妇科秘方考》方。熟地黄二钱,当归、白芍药、黄芩、续断、阿胶珠(一方作龟板胶)、地榆各一钱,白芷、川芎各八分。水煎,空腹服。治妇女经来过期不止。
经穴名,代号SI6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手太阳小肠经。手太阳郄穴。位于前臂伸侧,腕后1寸,以掌向胸时,当尺骨茎突桡侧缘上方之骨缝中。另说“阳谷后一寸五分”(《循经考穴编》广注);“去阳谷一寸二分,行向
古针具名。即镵针。《针灸大成》:“镵针……今之名箭头针是也。”
经脉表里相合之名。出《灵枢·经别》。指手少阳与手厥阴经别相合而言。
人体部位名。指膝部后方屈膝时的凹处,俗称腿凹或膝弯,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膀胱足太阳之脉……循髀外从后廉下合腘中。”
腰痛之一。又称痰注腰痛。见《丹溪心法·腰痛》。详痰注腰痛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