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素问灵枢类纂约注条。
病名。宋·苏轼《物类相感志》:“人身血气周身,不知几千息。人血行而壅则疮疖,于虚穴处则生核,谓之‘疡’,疮所生也。疮瘥,核亦消。”根据描述,相当于颈部、腋窝、腹股沟等处的续发性淋巴结炎。
又名虎牙。即今之单尖牙。
见《广西中药志》。为阳桃之别名,详该条。
忿怒。《素问·上古天真论》:“无恚嗔之心。”
四海之一。指胃。《灵枢·海论》:“胃者水谷之海,其输上在气街,下至三里。”胃腑受纳饮食,故称。其气血输注出入的重要穴位,上在气冲,下在足三里。其症候:“水谷之海有余,则腹满;水谷之海不足,则饥不受谷食
十二经别之一。出《灵枢·经别》。即足少阳经别,见该条。
见针方六集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八。即珠突出眶证,详该条。
古病名。指传尸之初起不甚者。见《外台秘要·传尸方》:“传尸,亦名转注,以其初得,半卧半起,号为殗殜。”可用吃力伽(白术)丸治之。参见传尸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