温病辨证。邪热已传入营分,仍有气分证,称营气同病。参见卫气营血辨证条。
①饮食精微通过胃、脾、肺、三焦等脏腑的作用而化生的营养物质。在脉内的,为组成血液的成分;在脉外的,遍布于组织间隙之中。津和液通常并提,但二者在性质、分布和功用方面,均有不同之处。各详该条。②泛指一切体
病名。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七:“其形如栗子。”相当于痔核之颜色紫红深暗者。
十二剂之一。用温热药物以祛除阴寒痼冷之剂。参热可制寒条。
病证名。见南京中医学院编《中医学概论》。即蟹睛。详该条。
见六译馆医学丛书条。
舌边白厚,中央有黑干苔通向舌尖。为脏腑实热炽盛之候,症见大热、大渴、烦躁谵语、便闭、咽干,宜白虎、承气合用,清热解毒攻下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见《中国经济植物志》。为山胡椒之别名,详该条。
麻风专著。4卷。明·沈之问辑于1550年。内容有麻风病(风癞)的病因、三十六风、十四癞及其与经络的关系、治疗方剂249首等。书中较详细地叙述了麻风病的辨症和治疗。建国后有排印本。
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即手少阳络脉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