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见《太平圣惠方·治骨蒸劳诸方》。详骨蒸条。
【介绍】:元代医生。生平不详。编有灸法专书《西方子明堂灸经》,八卷。
治疗器具。目前常用的有旋转磁疗机和电磁疗机两种。前者结构比较简单,是用一只电动机带动2~4块永磁体旋转,形成一个交变磁场(异名极),或脉动磁场。后者是由电磁体通以电流产生磁场,所产生的磁场可以是恒定磁
指头维穴部位。《灵枢·根结》:“阳明根于厉兑,结于颡大。颡大者,钳耳也。”楼英注:“颡大谓额角入发际,头维二穴也,以其钳索于耳上,故名钳耳。”
骨名。见《医宗金鉴·正骨心法要旨》。即骨。详该条。
经外奇穴名。《太平圣惠方》:“黄帝疗小儿疳痢,脱肛体瘦,渴饮,形容瘦瘁,诸般医治不差者,灸尾翠骨上三寸骨陷间三壮,炷如小麦大。”近代《经穴治疗学》列作奇穴,名小儿疳瘦;《腧穴学概要》称小儿疳痢。位于尾
【介绍】:隋代僧人、医学家。号文梅。广陵(今江苏扬州)人。善疗瘴疠,运用单方治疗杂病,取得很好的效果。撰有《梅师方》(《本草纲目》作《梅师集验方》),宋、明医家著作多所引用。
【介绍】:见任元受条。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为黄芩之别名,详该条。
肝开窍于目,其经脉连目系,上至额,与督脉会于巅。肝的精气盛衰,可影响视力的强弱;肝火上炎,可见两目肿赤,肝虚则见两目干涩、视物不明。《灵枢·脉度》:“肝气通于目,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