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见顾观光条。
丛书名。清·王琦辑。刊于1767年。共辑集宋、元、明、清时医著十二种(另附一种)。计有《医学真传》、《质疑录》、《医家心法》、《易氏医案》、《芷园臆草存案》、《伤寒金镜录》、《痎疟论疏》(附《痎疟疏方
病证名。又名季秋痹。十二经筋病候之一。《灵枢·经筋》:“足厥阴之筋,……其病足大指(趾)支内踝之前痛,内辅痛,阴股痛,转筋,阴器不用,伤于内则不起,伤于寒则阴缩入,伤于热则纵挺不收,治在行水清阴气。其
见《山东中药》。为牡蛎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即指疔。详该条。
见溪陆氏医述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《针灸聚英》作泪空。即睛明,见该条。
证名。指肌肉麻木不知痛痒、冷热。《素问·痿论》:“脾气热,则胃干而渴,肌肉不仁,发为肉痿。”《伤寒明理论·不仁》:“不仁,谓不柔和也。痒不知也,痛不知也,寒不知也,热不知也,任其屈伸灸刺,不知所以然者
二十三蒸之一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骨蒸候》。详二十三蒸条。
指胆。见《千金要方·胆府脉证第一》。即中精之腑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