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温病条辨条。
出《素问·金匮真言论》。脾气通于口,胃脉挟口环唇,所以脾胃的功能可以从口反映出来,脾气健旺则知饥欲食。《灵枢·脉度》:“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。”脾病则食欲不振,脾虚则口淡无味,脾热往往口有甜味。
见《广雅》。为厚朴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承筋。见该条。
为牙齿所在之处。《奇效良方》卷六十二:“外板则为牙,内床则为齿。”
见中国医学科学院《医学科学参考资料》(1):1~5,1960。为工蜂咽腺分泌的乳糜。详蜂乳条。
见《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》。为草血竭之别名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①指水肿病。《素问·水热穴论》:“故水病下为胻(hēng衡,脚胫)肿大腹,上为喘呼。”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二十一:“凡水病之初,先两目上肿起如老蚕色,侠颈脉动,股里冷,胫中满,按之没指,腹内转侧有
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荷叶蒂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药志》,为龙胆地丁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