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病邪在某经传变至尽。外感病的发展演变,有一定的顺序。从某一经的证候,发展为另一经的证候叫传经。一般按六经顺传,即:太阳经→阳明经→少阳经→太阴经→少阴经→厥阴经。证候发展至厥阴经终止称传经尽。《伤寒
见《福建中草药》。为刺苋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书名。又名《痘疹世医心法》。12卷。明·万全撰。刊于1568年。卷1~8阐述痘症的特点,以及发热、出见、起发、成实、收质、落痂、痘后余毒等各阶段的辨证治疗;卷9疹毒;卷10妇女痘疹;卷11~12为治疗
病名。出《景岳全书·妇人规》。阴部下脱之物如蘑菇状,称为阴菌。即阴挺。详该条。
证名。跗(fū),同趺。即足背。指足背肿。出《素问·气交变大论》。为水肿病症状之一。参见水肿、脚肿条。
见清·汪双池《医林纂要·药性》。为马齿苋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肉豆蔻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原始》。为天仙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同心气盛。详该条。或以阳热程度较重者称心阳盛,可见烦躁发狂等症。
证名。指眼视物不明的证候。《医贯》卷四:“火衰则有昏瞑之患。”参见目昏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