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皮肤慢性溃疡之一。见《医门补要》卷上。多由素体虚弱或病后脾虚,湿邪浸淫所致。患处皮破肉烂,色黑形陷,滋水淋漓,不易生肌,顽固难愈。治宜健脾渗湿为主。内服除湿胃苓汤。外搽生肌散。
出《灵枢·五色》。即天庭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。参见产后汗出条。
病证名。见清·颜筱园《眼科约编》。即瞳神欹侧。详该条。
古病名。《外科启玄》卷十二:“蜈蚣漏其根在肺。”属瘰疬漏之类。
出《脉经》。亦名季经,按季,披季。指妇女身体无病,而月经每三个月一行者,是属正常生理范围。
病名。即经行风疹块。详该条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翻白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医宗金鉴·正骨心法要旨》卷八十八方。朱砂、麝香、丁香、乌梅、川乌、草乌、当归、山柰各一钱,乳香三钱,皂角七分。为细末,独头蒜捣泥为丸,以丝棉包裹,塞于鼻中。治跌打损伤,鼻中流血不止,神志昏迷,牙齿损
病证名。见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八十,即产后恶血入心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