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月经不调

猜你喜欢

  • 小克麻

    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拔毒散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田螺疱

    病名。见《外科正宗》卷四。多由脾经湿热下注,外寒闭塞;或热足涉水,湿冷之气郁滞而成。多生足蹠,初起黄泡或紫白泡,形如豆粒,胀闷硬痛,皮厚难破,甚则足背浮肿,身发寒热。外治用王不留行30克,明矾9克,煎

  • 黄帝内经素问遗篇

    见素问遗篇条。

  • 阴阳之宅

    指肾。肾藏元阴与元阳,故称。参肾条。

  • 阳明之阳

    出《素问·皮部论》。阳明经之阳络。名害蜚,详该条。

  • 成和郎

    宋代医官职称。录属翰林医官院,其职位在大夫之下,官阶从七品,系以原军器库之副使改任本官职。参见翰林医官院条。

  • 指腧穴。《素问·气穴论》:“三百六十五穴,针之所由行也。”见腧穴条。

  • 李辰山

    【介绍】:见李延昰条。

  • 白木通

    ①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女萎之别名。②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川木通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
  • 湿热内蕴

    指湿热蕴酿于中焦脾胃及肝胆。湿为重浊粘滞之邪,阻碍气机,与热邪相合,则湿热交困。热因湿阻而难解,湿受热蒸而使阳气更伤。临床表现为热势缠绵、午后热高、身重疲乏、神志昏沉、胸脘痞满、不思饮食、大便粘腻不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