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骨辅助器械。即压垫。详该条。
《张氏医通》卷十三方。当归尾一钱五分,五灵脂、官桂、乌药、炙甘草、木香各六分,川芎一钱二分,半夏、煨莪术各八分,紫苏三分,炒砂仁一钱,生姜五片。水煎服。治血胀,小便多,大便溏黑光亮。
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肺形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舌謇。详该条。
见《药材学》。为木防已之别名,详该条。
古病名。指肠胃虚弱,或有积滞,复染秽浊之气所致的痢疾。《痢证汇参》卷四:“痧痢之证,先泻后痢者居多,盖因肠胃空虚,秽气易触,则成痧痢。或天气炎热,或时行疫痢,感触肠胃,因积而发,亦致痧痢。夫痢不兼痧,
正骨手法。适用于肘关节脱位的整复。局麻后患者侧卧,患侧向上,屈曲肩、肘关节,一助手立于患者胸前,双手紧握患腕上部,沿前臂纵轴方向牵拉,医者双手拇指顶住鹰嘴部,余指环勾住肱骨远端,配合助手对抗牵引,如感
病名。因漆入目或皮肤接触致病。《本草纲目》卷三十五:“凡人畏漆者,嚼蜀椒涂口鼻,则可免生漆疮者;杉木汤、紫苏汤、漆姑草汤、蟹汤浴之,皆良。”参见漆疮条。
书名。见《隋书·经籍志》。5卷,作者陶氏(阙名),已佚。
即春、夏、长夏、秋、冬。《灵枢·五阅五使》:“脉出于气口,色见于明堂,五色更出,以应五时,各如其常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