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十九:“齿音离者,是风冷客于齿龂间,令齿龂落而脓出,其齿则疏,语则齿间有风过之声,世谓齿音离也。”系指因牙齿稀疏,说话时齿缝中有如风过的声音。
【介绍】:南北朝时期梁代医家。著有《脉经》6卷,已佚。
见《嘉祐补注神农本草》。即蚕蜕,详该条。
①体表部位。出《东医宝鉴》卷一:“印堂之下曰山根,即两眼之间。”详頞条。古人认为此处可作望诊心的参考,故又名王宫,又名頞,见鼻条。因其位于阙庭之下,又称为下极。②推拿穴位名。见陈氏《小儿按摩经》。位于
肝热盛之实证。《千金要方》:“左手关上脉阴实者,足厥阴经也。病苦心下坚满,常两胁痛,息忿忿如怒状,名曰肝实热也。”治宜清泄肝热结合疏肝解郁。
病名。见《黄氏喉科集学心竟》卷三。脚根喉风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鸡屎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隋代医家。撰有《蔡英本草经》4卷。已佚。
古病名。出马王堆汉墓帛书《五十二病方》。即疣。详干日疮条。
即叩齿法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口齿唇舌病源流》:“《养性书》曰:齿宜朝暮叩以会神……若辟邪秽叩右齿,名曰击天磬。”详叩齿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