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即狗尾草,详该条。
见《中医方药学》。为小飞蓬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江苏省植物药材志》。为拳参之别名,详该条。
又名报标。皮疹出现前先露出的点子。如麻疹初透,于发际头面部隐约可见红疹数点,一、二天后才陆续出现。
见《湖南药物志》。为腹水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养生主论》。为茄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新修本草》。为牡蒿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①出《外科启玄》卷二,又名黑疔。即疔生于涌泉穴及足少阴肾经循行部位且见寒热,面色枯焦黝黑者。治宜解毒托里加肾经的引经药。②见《外科真诠》卷下,即满天星疔。见该条。
指肾脏所藏的元精,属肾阴的范围。
病证名。指因蛔虫积阻或攻窜所致的脘痛。《类证治裁》卷六:“蛔动脘痛,必有休止,安蛔丸。”《张氏医通》卷五:“因蛔作痛,痛有休止,令人吐蛔;蛔动故也。用川椒、乌梅、黄连、槟榔煎服。”参见虫痛条。本证可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