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李中梓

李中梓

【生卒】:1588~1655

【介绍】:

明末医家。字士材,号念莪,华亭(今上海市松江)人。曾祖李府(字一乐)为地方武官,因抗击倭寇入侵而牺牲,父李尚袞(字补之)中进士,曾在兵部任职。他年轻时,博览群书,曾考科举,后因多病及儿子被庸医治死而究心医术,钻研古典及名家著述,用于临证,常有奇效,求治者很多。士材对《内经》、《伤寒论》等古医籍,以及宋元名家之说研读较深,受张元素刘完素李杲朱震亨薛己张景岳等之说影响,并常与王肯堂、施笠泽、秦昌遇等名医交往而相互切磋琢磨。他的撰述较多,行于世的有《内经知要》、《士材三书》、《医宗必读》、《雷公炮炙药性解》、《伤寒括要》、《颐生微论》等书;由于主张采用各家之长,立论审慎而平正,常能由博返约、提要钩元,故流传很广。在医理上,他主张肾脾并重,强调结合临证实际而施治,并注重扶正。但由于过于强调重视阳气,以及主张古今元气之厚薄不同,在立论上或失之于片面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温灸器

    灸具名。又称灸疗器。是一特制的金属圆筒,外形分筒体和持柄两部分。筒体上下各有多数小孔,上孔可以通风出烟,下孔用以传导温热。内另有小筒一个,可置艾或药物燃烧。使用时,先将艾或药物点燃,置灸器于应灸之处,

  • 胃禁

    出《痘疹经验良方》。禁疮之一。痘疮之毒火内灼于胃,使痘毒不能宣发于肌表,脾胃受灼。其痘现于口唇之间,或三、四点相连;或者诸痘未成浆锭,此痘已先黄熟,兼见面色潮红,气粗热甚,口臭异常。治以清胃解毒为主,

  • 四支解堕

    证名。指手足四肢怠惰松懈如脱的症象。由于脾失运化精微所致。《素问·示从容论》:“四支解堕,此脾精之不行也。”可见于虚劳等证。

  • 下乳

    出《千金要方》卷二。即对产妇乳汁不下或乳汁缺乏通下乳汁。详催乳条。

  • 臑骨突出

    病名。见《医宗金鉴》卷八十八。臑骨即肱骨,指肩关节脱臼后肱骨头离位,明显突出。证治详肩胛骨出条。

  • 蝦眼

    病名。即瘭疽。见该条。

  • 伤胃吐血

    病证名。又称伤胃。指因酒食太过,胃络受伤所致的吐血。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九:“病者因饮食过度,伤胃,或胃虚不能消化,致翻呕吐逆,物与气上冲蹙胃口决裂,所伤吐出,其色鲜红,心腹绞痛,白汗自流,名曰伤胃

  • 近效术附汤

    见《金匮要略》。即术附汤,见该条。

  • 白玉兰

    见《广州植物志》。为白兰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张子允

    【介绍】:见张扩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