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知识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李濂

李濂

【生卒】:1488~1566年

【介绍】:

明代文人。字川父。河南祥符(今开封)人,正德年间(1506~1521年)进士,历任山西佥事等官职。后来离官,以古文著名于当时。著作较多,其中《医史》一书(10卷)收录古代名医自《左传医和以下到金代李杲,见于史传的五十五人,又采诸家文集所载自宋代张扩以下到张养正共十人,还补写了张仲景王叔和王冰等医家的传记,每传记之下各附有论述,为现存最早的医史人物小传的专书。但这部书不仅有遗漏,而且论述有偏误,名为《医史》,实际是从古代有关文献中收集起来的部分医史人物传略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温胆安神

    温法之一。治疗胆虚而引起虚烦失眠的方法。常用方如温胆汤。

  • 消上

    病证名。小儿消渴之一。《幼科铁镜》:“消渴,心火动而消上,上消乎心,移热于肺,渴饮茶水,饮之又渴,名曰消上。”治以滋阴养液为主,宜莲花饮(甘草、知母、莲花须、黄连、瓜蒌仁、五味子、人参、干葛、白茯苓、

  • 肝疟

    五脏疟之一。《素问·刺疟篇》:“肝疟者,令人色苍苍然,太息,其状若死者,刺足厥阴见血。”治宜四逆汤等。参见五脏疟条。

  • 十二经之海

    出《灵枢·海论》。见血海条。

  • 猫儿眼

    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图鉴》。即猫眼草,详该条。

  • 列缺

    经穴名。代号:LU7。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属手太阴肺经。手太阴之络穴。八脉交会穴之一,通于任脉。位于前臂桡侧,桡骨茎突上方,腕横纹上1.5寸处(《针灸甲乙经》)。另说“去腕半寸”(《灵枢·经脉》):“腕

  • 生地黄

    出《本草经集注》。即鲜生地,详该条。

  • 谷胀

    证名。即食胀。指谷食不化所致的胸腹胀满。《仁斋直指方·胀论》:“失饥伤饱,痞闷停酸,朝则阴消阳长,谷气易行,故能食,暮则阴长阳消,谷气难化,故不能食,是为谷胀。”《世医得效方·胀满》:“失饥伤饱,痞闷

  • 大肠蒸

    二十三蒸之一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虚劳骨蒸候》。详该条。

  • 眼祟

    病名。即眼生长肉。详该条。